甘肃05497基础工程自考大纲已公布,甘肃自考大纲详细情况如下:
甘肃05497基础工程自考大纲
甘肃自学考试081001土木工程复习提纲
推荐阅读:甘肃自学考试081001土木工程考试概要大全
甘肃高等教育自考课程考试概要
专业名字: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001
课程名字:基础工程
甘肃高等教育自考委员会 拟定
2024 年 3 月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的
1、课程性质与特征
基础工程是高等教育自考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基础工程这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使学生学习查阅规范、遵守规范,掌握一般工程的基础设计,加大实践能力与革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常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培养遵纪守法,做德才兼备的人才打下好的基础。
2、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使学生拥有下列能力:
课程目的 1:可以学会浅基础和深基础的选型、基础埋置深度、地基承载力确定及验算、底面/截面尺寸及布置方法设计办法;
课程目的 2:可以运用数学、力学、土力学等常识对基础的基本构件进行受力剖析,解决地基承载力验算、工程结构构件的截面抗冲切、抗弯、抗剪验算及其尺寸优化设计、校验问题、基础配筋、地基沉降变形校验等问题;
课程目的 3:可以用专业文献、书本、有关规范和图集,结合本课程的常识,结合场地种类,合理设计浅基础和深基础,并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3、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与不同
学习本课程应拥有高等数学、房子建筑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等方面的常识,特别与土力学课程密切有关,需要具备肯定的实践动手和设计能力。
4、课程的重点与难题
基础工程既是一项古老的工程技术,又是一门年轻的应用科学。内容广泛,综合性强。重点是学会浅基础的设计、桩基础的设计与地基处置的容易见到办法,难题是学会设计的要素,怎么样将理论和实质联系起来。
Ⅱ 考核目的
本大纲在考核目的中,根据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需要。四个能力层次是递升的关系,后者需要打造在前者的基础上。各层次的意思是:
识记:需要考生可以辨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定义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地基的定义、浅基础的地基的承载力公式、地基处置的办法等),并可以依据考核的不同需要,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和判断。
领会:需要考生可以领会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定义及规律的内涵及外延,理解有关定义的确切含义及适用条件,可以辨别关于定义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有关常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并能依据考核的不同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讲解和说明。
简单应用:需要考生可以依据已有些常识和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条件,简单地选择适合的基础种类,熟悉深浅基础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步骤,进行简单基础和挡土墙的设计。
学会地基土野外辨别能力,掌握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依据可以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对土木工程范围的复杂工程问题策略进行比选,剖析影响原因,并获得有效结论。
综合应用:需要考生可以针对处于复杂环境中且结构和功能较为复杂的建筑物,依据所学的常识研究和解决基础方面的问题,正确合理地解决基础设计和施工问题。可以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需要
第 1 章 绪论
1、学习目的和需要
知道和熟知基础工程的进步概况,学会地基、基础的定义与基础设计需要满足的三个基本需要,熟悉基础的分类,明确本课程的特征和学习需要。
2、课程内容
概述
基础工程内容
基础工程的进步概况
本课程的特征和学习需要
3、考核要点及考核需要
概述
识记:地基、基础的定义,基础的分类,深、浅基础的概念。
基础工程内容
识记:基础工程和基础工程设计包括的内容,基础设计需要满足的三个基本需要。
基础工程的进步概况
识记和领会:基础工程未来发展趋势。
4、本章重点与难题
重点:地基、基础的定义,基础的分类,深、浅基础的概念。结合历史上基础工程失稳的典型案例学会基础工程设计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知道本学科进步近况。
第 2 章 浅基础
1、学习目的和需要
本章为本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应熟知和学会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原理和计算办法。
2、课程内容
概述
浅基础的种类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扩展基础设计
联合基础设计
减轻不均匀沉降风险的手段
3、考核要点及考核需要
概述
识记: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包括的内容。
领会:浅基础的设计办法、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
浅基础的种类
识记:浅基础依据结构形式划分的种类,依据基础所用材料的性能划分种类。
领会:每种基础形式的定义和特征,与主要的设计架构需要。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识记和领会:基础埋置深度的概念,影响基础埋置深度选择的主要原因。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识记:地基承载力的定义,地基承载力特点值的确定办法,按规范承载力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点值的公式及适用条件,不同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验算。
领会:按规范承载力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点值的公式的适用条件。
简单应用:在给定条件下,能确定不同基础底面尺寸和不同埋深条件下,确定地基承载力特点值。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简单应用:按地基持力层承载力计算基底尺寸;能进行地基软弱下卧层承
载力验算;知道按容许沉降差调整基础底面尺寸。
识记:地基稳定性的验算内容。
扩展基础设计
简单应用:学会无筋扩展基础、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步骤。
联合基础设计
识记:联合基础设计的规定或假定。
领会:知道矩形联合基础、梯形联合基础和连梁式联合基础的设计内容。
减轻不均匀沉降风险的手段
识记:减轻不均匀沉降风险的具体手段。
4、本章重点与难题
重点:浅基础的定义及其设计内容和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熟练学会浅基础的种类的选择、埋置深度的确定办法。
难题: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特点值、基础尺寸的确定办法、配筋和架构需要。
第 3 章 连续基础
1、学习目的和需要
本章也为本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应知道弹性地基模型及地基上梁的剖析办法,熟知和学会连续基础的架构需要和简化计算办法。
2、课程内容
概述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用途的定义
地基计算模型
文克勒地基上梁的计算
地基上梁的数值剖析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筏形基础与箱形基础
刚性基础基底反力、沉降和倾斜计算的数值剖析法
3、考核要点及考核需要
概述
识记:连续基础的概念及连续基础的特征。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用途的定义
领会:地基、基础的相互用途、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与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手里情况的影响。
地基计算模型
领会:文克勒地基模型、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及有限压缩地基模型的特征。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柱下条形基础
领会:柱下条形基础的适用条件,熟知架构需要。
简单应用:在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办法基础上,掌握条形基础的设计过程。
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领会: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的适用条件,熟知架构需要。
简单应用:知道并熟知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的设计步骤。
筏形基础与箱形基础
识记:两种基础的定义,适用条件,熟知架构需要。
领会:地下室设计时应考虑的几个重点问题。
4、本章重点与难题
重点:学会几种容易见到的地基模型的原理及其适用性。
难题:地基、基础、上部结构三者之间相互用途方法及计算。
第 4 章 桩基础
1、学习目的和需要
本章为本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作为一种最古老且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形式,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桩基础的选型及设计。
2、课程内容
概述
桩的种类
桩的竖向承载力
桩基础沉降的计算
桩的负摩擦问题
桩的水平承载力
桩的平面布置原则
桩承台的设计
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
3、考核要点及考核需要
概述
识记:桩基础的用法条件,桩基础的种类、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及桩基础基础的设计内容。
桩的种类
识记:桩的分类。
领会:不同土中桩的成型方法效应。
桩的竖向承载力
识记:影响桩荷载传递的原因,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领会: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机理,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竖向荷载用途下的群桩效应;减沉桩基。
简单应用:掌握在给定条件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计算。
桩基础沉降的计算
识记:竖向荷载用途下的单桩沉降组成。
领会:群桩沉降计算。
桩的负摩擦问题
识记并领会:产生负摩擦力的条件和缘由,减小负摩擦力的工程手段。
简单应用:负摩擦力的计算。
桩的水平承载力
领会:水平荷载用途下桩的工作性状,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学会单桩水平承载力特点值的计算。
简单应用:知道水平荷载用途下弹性桩的计算。
桩的平面布置原则
识记:桩的布置一般原则及布桩办法。
桩承台设计
识记:桩承台有哪些用途。
领会:桩承台的架构需要。
简单应用:柱下桩基础承台的设计。
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
识记:桩承台有哪些用途。
领会:桩的种类、截面和桩长的选择;桩的平面布置及承载力验算;桩身结构设计;桩的水平检验办法。
简单应用:桩基础设计。
4、本章重点与难题
重点:学会桩基础设计原则和设计内容、单桩轴向荷载传递机理、单桩竖向/水平承载力的定义及其确定办法、负摩擦效应及群桩效应。
难题:桩基内力剖析和沉降计算基本原理和办法。
第 5 章 地基处置
1、学习目的和需要
地基处置已成为设计与施工及研究的一个需要看重的问题,也是工程技术职员需要学会的一门工程基础理论常识。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学会地基处置内容和容易见到的地基处置办法。
2、课程内容
概述
垫层法
排水固结法
深层水泥搅拌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
强夯法
振冲法
微生物注浆加固法
3、考核要点及考核需要
概述
识记:容易见到地基处置的办法。
领会:地基处置的意义;地基处置的内容与办法;工程的特征及其对地基性能的需要;容易见到地基处置土类的工程特质;地基处置的目的。
垫层法
识记:垫层有哪些用途和分类。
领会:不同垫层的特征;换土垫层的适用条件。
简单应用:换土垫层的设计。
排水固结法
领会:排水固结法工作原理;为获得好的排水固结成效,需要拥有的基本条件;适用条件。
简单应用:知道砂井地基固结理论。熟知预压排水固结地基处置设计。
深层水泥搅拌法
识记:深层水泥搅拌法的概念。
领会:水泥土形成的机理及其性质;适用条件。
简单应用:应用与设计。
高压喷射注浆法
领会:高压喷射注浆法的基本原理及喷射的种类;适用条件。
简单应用:喷射注浆的应用与设计。
强夯法
识记:强夯法的概念。
领会:强夯的机理;强夯推行的要素;适用条件。
振冲法
识记:振冲法的概念。
领会:振冲密实和振冲置换有哪些用途机理;工程应用的条件。
简单应用:应用与设计。
微生物注浆加固法
识记:微生物注浆加固法的概念。
领会:MICP 矿化机制和胶结机理;MICP 应用研究;适用条件。
简单应用:应用与设计。
4、本章重点与难题
重点:学会几种地基处置办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性。
第 6 章 土工合成材料
第 7 章 挡土墙
1、学习目的和需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学会挡土墙的种类和简单的挡土墙的设计。
2、课程内容
概述
挡土墙的种类
用途在挡土墙上的土重压
重力式挡土墙
悬臂式挡土墙
扶壁式挡土墙
3、考核要点及考核需要
挡土墙的种类
识记:挡土墙的种类。
领会:不同挡土墙的特征。
用途在挡土墙上的土重压
领会:墙后填土有地下水的计算办法和地震时的土重压计算办法。
重力式挡土墙
识记:重力式挡土墙的选型原则。
领会:重力式挡土墙的架构。
简单应用:知道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
悬臂式挡土墙
领会:悬臂式挡土墙的架构特征;知道悬臂式挡土墙的计算办法。
扶壁式挡土墙
领会:扶臂式挡土墙的架构特征;知道扶臂式挡土墙的计算特征。
4、本章重点与难题
重点:学会几种容易见到的挡土墙的种类及各自的架构特征。
难题:初步学会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过程。
第 8 章 基坑工程
第 9 章 特殊土地基
第 10 章 动力机器基础与地基基础抗震
Ⅳ 参考教程和主要参考资料
参考教程:
[1] 莫海鸿,杨小平编著.《基础工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8
主要参考资料:
[1] 周凤玺. 基础工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2] 王秀丽. 基础工程[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4] 《建筑地基处置技术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12.
[6]《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基础工程》实践环节大纲
1、课程教学目的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学实践类课程。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学会基础选型、地基承载力确定及验算、基础高度、底面尺寸及布置策略优化、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及验算、地基变形验算、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协同效应、基础配筋原则等入门知识。通过这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常识动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设计和答辩环节中加大培养学生们团队协作、交流和交流能力与革新精神,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使其拥有应用基础工程入门知识和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目的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使学生拥有运用所学基础工程入门知识和能力。课程的具体目的如下:
课程目的 1:拥有应用基础工程设计入门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学会浅基础和深基础的选型和埋深的确定、设计、计算办法;
课程目的 2:可以运用数学、力学、土力学等常识对基础的基本构件进行受力剖析及公式推导,打造基本公式,并正确地通过验算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
课程目的 3:可以结合行业背景进行设计,解决工程中基本构件的截面设计及承载力校核问题,与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地基变形沉降校验问题;
课程目的 4:可以熟练用专业有关规范和图集,可以结合工程实质和本课程的常识,基于所学常识提出新型浅基础和深基础的结构,并根据规范需要进行内力剖析和承载能力验算,论证设计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
2、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可以从以下两项内容中任选一项拓展:
浅基础设计
教学内容:
1.在给出上部结构荷载、柱截面尺寸、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土层的重度及地基承载力特点值等的条件下,通过多种策略的必选最后确定基础种类、基础埋置深度和基础地面尺寸等,必要时做基础沉降验算。
2.依据给出的来自上部结构的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弯矩等对基础每个截面地方进行内力剖析,依据上述剖析来确定基础底板的配筋策略。
3.绘图板上根据肯定比率画出基础底板板的配筋图,包括钢筋面积、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和基础有效高度等基础细部架构设计、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和施工图。
4.书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报告书中应规范地给出计算中应用到的图、表、参考的技术规范和文献资料。通过上述过程学会建筑结构绘图的基本方法,设计图达到施工图需要。
教学需要:
1.选择基础种类;
2.确定基础埋深;
3.地基承载力确定;
4.基础底面尺寸确定;
5.基础内力计算;
6.基础配筋计算;
7.基础细部架构设计;
8.绘制基础施工图。
桩基础设计
1.在给出上部结构荷载、上部结构平面布置尺寸、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土层的厚度、重度及地基承载力特点值等的条件下,确定桩基使用的持力层、水平及竖向承载力,确定桩的种类、长度、截面尺寸及数目。
2.依据给出的来自上部结构的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弯矩等对桩身结构设计、桩的排列形式、承台的架构及内力剖析,依据上述剖析来确定承台的配筋策略。
3.在绘图板上根据肯定比率画出桩基的桩身结构图、桩基承台的配筋图,包括钢筋面积、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等基础细部架构设计、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和施工图。
4.书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报告书中应规范地给出计算中应用到的图、表、参考的技术规范和文献资料。学会建筑结构绘图的基本方法,设计图达到施工图需要。
教学需要:
1、桩型选择与桩长的确定;
2、确定单桩承载力特点值;
3、桩数与布桩;
4、群桩承载力验算;
5、桩身结构设计;
6、承台设计:①各桩桩顶反力计算;②抗弯计算;③抗冲切计算:1)柱对承台的冲切,2)角桩对承台的冲切;④抗剪切验算。
7、绘制桩基础施工图:①桩基础详图,②桩的架构配筋图。
8、成就提交
需提交的成就:计算书、桩基础施工图
3、建议教程及教学参考书
教程:
[1] 莫海鸿,杨小平编著.《基础工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8
主要参考资料:
[1] 周凤玺. 基础工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2] 王秀丽. 基础工程[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4] 《建筑地基处置技术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2012.
[6] 《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8] 袁聚云,楼晓明等.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新闻来源:https://www.ganseea.cn/zixuekaoshi/1060.html